道乡阎姓与道乡话古

    中华阎氏网 2012年7月21日 阎海峰


高密道乡阎姓,门户很大,全村四百来户人家,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都姓阎,历史上传说也很多。

  据老人们讲,我们道乡这个阎字在写法上很有讲究。过去写老体字,必须門字里加上个火焰一边的小舀字,而不能写成門里三,现在写简化字,也只能简化门字,决不能把门里舀“阎”写成门里三“闫”。大家读《百家姓》或查《辞海》就知道,尽管阎和闫都是姓,也发一个音,但却完全是两个字。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为了图省事,往往把阎字写成闫字,这其实是错误的。不信你考大学的时候写作文把阎王写成闫王,把阎锡山写成闫锡山,不当错别字扣分才怪呢。对于这个问题,为什么道乡分的特别清呢?因为与道乡村隔着一节子地有个泊子村。泊子村也几乎全都姓闫,但却是门里三闫。从有关资料看,泊子村比道乡村的历史早着三百多年。所以泊子就是门里三闫,道乡就是门里舀阎,这个不能含糊。为什么非要分得那么清呢,这里边有个说道。

  据《说文解字》和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百家姓》栏目介绍,阎姓是古公亶父的后代,主要分为两支。一支出自周太王的长子秦伯。周太王也就是古公亶父,他晚年想立小儿子季厉为王,于是大儿子秦伯等人就离开了周王室,跑到江南吴地(现江浙一带)做了君长。后来季厉的孙子周武王灭了殷商,建立了周朝,便把他大哥秦伯的曾孙仲奕分封在阎乡(现在山西五台山一带,阎锡山的家乡)。仲奕的后代就把祖上封地之名作了姓氏成为阎姓。另一支阎姓出自春秋时期的晋国,晋成公的一个儿子叫懿,也被分封到阎地,并且还建立晋国的附属国叫阎国。具体位置在今天的山西省安邑县西,在《左转·昭公九年》有一段讲的“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指的就是这个地方。后来阎国被灭,懿的子孙散居到黄河和洛河流域,并且也以他们原受封的国名当了姓氏,于是也姓阎。因为这两支阎姓分别出自不同的家族,而且时间也有早晚,大家都姓一个阎,显然不妥,于是他们就通过谈判还是利用什么方式达成协议已很难查证,反正从那以后,周朝仲奕的后代姓了阎就是门里舀阎,晋国懿的后代姓了闫的就写门里三闫。从此阎与闫这两个字就有了区别。小时候我看过道乡阎的族谱,那上面记载的很清楚。道乡阎是于明朝洪武二年,从山西(洪洞)老槐树底兄弟三人先到昌乐后到高密道乡来的,应该说是仲奕的后代。因此道乡就必须写门里舀这个阎,否则就是错别字。道乡人写错别字那是不允许,或者说不应该的。因为道乡阎姓自古重视文化,注重儒业,早在明清时期就被列为高密名门望族,甚至直到解放前还有万松堂、三友堂等许多文化堂号,道乡阎姓后代如把自己的姓氏写错,那是愧对列祖列宗的。

  据道乡阎氏族谱记载,当年从山西过来的阎姓三兄弟都是饱读诗书的文化人,自从他们在高密道乡安家落户以后,不但其家族一直保持着书香门第、耕读之家的立世门风,而且对周边地区的文化繁荣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明清时期,也就是道乡阎姓传之五世的时候,道乡周围村镇,甚至诸城、五莲的一些地方,不少人到道乡征聘塾师前去讲学授业。有些人在外地住的时间久了,便把家安在那里,成了道乡阎姓的另支旁系。

  道乡历史上出过不少官。其中,据《高密县志》载,明朝万历年间道乡阎芹以进士起家,后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清朝出过举人阎选、阎士标等人。上世纪50年代,村子里还有东西旗杆的遗址。过去科举制度有严格的规定,一般能够竖旗杆的,最起码是举人、进士以上。

  因为官多,关于官的传说也多,道乡村有三个传说,也可以说是三个谜团。传说之一是村西头的无主碑。

  现在道乡村50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村西头靠路边的那座石碑。此碑底座长有两米,高将近三米,全是很高级的花岗岩石料,一整块一整块地铆合而成,即使中间有些小缝隙也是用古铜钱垫着。整座碑看上去比例严谨、巍峨不俗,而且雕刻工艺也十分精细。遗憾的是碑上刻的文字不多,记载的内容也很不详细。我记得中间四个大字是“畫(画)荻贻恢”。画荻是个典故,说的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四岁丧父,家里穷得读不起书,他母亲就在地上铺上细沙,用麻杆教他读书写字。贻恢是发扬光大的意思。“画荻贻恢”连起来意思是说,这个女人教子有方,比欧阳修的母亲还要伟大,实在让人敬佩。但这个女人叫什么名字,她是谁家的闺女或媳妇,她的男人是谁,教的儿子又是谁,碑文上没有记载,只记得碑的边款还有“御封”、“莱州府监制”和立碑年月等字样。现在分析,这座碑应该是当时皇帝为了表彰道乡的某位女人而下旨让当地官府负责建立的。那么,既然要立碑表彰,为什么不把有关姓名、事迹写清楚呢?这里边肯定有些难于言表的缘由。

  传说,早年道乡有户人家,日子过得很富实,家里地多屋大,开着当铺、钱庄、粉坊和杂货店之类,总之是买卖做的很大,有三房老婆。大老婆、二老婆已有好几个孩子,三老婆才十八九岁,刚生了个男孩,还没有出满月。结果有天晚上,男主人突然得了“低头黑”(就是现在说的脑溢血)死了。这下全家乱了套。大老婆、二老婆还有孩子裂开大嘴就哭!关键时候,三老婆大喊一声:“都把嘴闭上,谁也不许出声!”接着她把当家的尸体用被包好,抬到里屋床上藏了起来。第二天一早,她把领着种地的把头、铺子里管账的先生都叫在一起,代替掌柜的发令,把所有粮钱积蓄、库存外借、一切账目查核清点,交接清楚,直到一切都处理得干净利索、井然有序后才宣布为当家的操办后事。

  原来,大老婆、二老婆看不起小老婆,因为她年轻,常把她当丫头使唤。但通过处理丈夫的突发变故后,她们服气了。一口一个“他三婶,他三婶”地求她当家。

  三婶果然有才有德,不但把家里理中得头头是道,滴水不漏,而且几个孩子也调教得知书达理,各成其才。大份儿的孩子喜欢读书,她不惜花钱,从高密城请来最好的老师;二份儿的孩子喜欢做买卖,但却经常亏损,她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为其做本。而自己的孩子既不喜欢念书,也不喜欢做买卖,却喜欢侍弄庄稼,放羊养猪,就让他在家里下庄户。三婶对孩子教育从不强求一致,勉为其难,她的观念是:“一个荞麦三个棱,各人都有吃饭的命。”

  后来,老大的孩子果然当了大官,据说在北京给皇帝的儿子当老师。儿子当了官,要给当娘的做身衣服穿,而且还破例给三婶也做了一套。全村人都为三婶高兴,三婶却愁得三天三夜没有睡觉。最后三婶决定在村外盖房,自己一家搬出去住,至于为什么,谁也不知道。

  这个三婶,是不是就是村西石碑上表彰的人物?高密好几个版本的县志,都没有任何记载。道乡的阎氏族谱上也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文革”时期,曾经有人说此碑是清朝举人阎士标为其母所立,许多人认为不太可能,假若此碑真是阎士标与其兄所为,最起码应写上其母姓氏名谁和立碑人自己的名字。另外,从时间上也不相符,立碑时间比阎士标出生要早近100年。于是,这座石碑便成了道乡的第一个传说之谜。

  传说之二是铜头金脖子。

  传说道乡南岭是块风水宝地,当年阎姓祖先都葬在那里。过去,每逢春节、清明,所有道乡的阎姓子民都要到那里上坟、添土。我小时候也跟着去过几次。当时,那里的坟墓很多,其中有座坟又高又大,大人们告诉我说,那是御史坟。

  御史是古代的一个官名,其职责就是为皇帝跑腿办事,哪里发生什么事情,皇帝派出去处理,如说书唱戏中的“钦差大臣”这类官员。到了明清时期,御史的职责有所扩大,朝廷里新设了什么符印御史(专门为皇帝掌管大印)、治书御史(负责书写圣旨、奏章等文书)、还有授业御史,就是专教皇帝儿子读书的。道乡阎姓出的那位御史大人,恐怕就是干这样的差事。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官大危险多”。道乡出的这位御史后来果然遭了大难,不知为什么就被皇帝砍了头,而且还是满门抄斩。但不久又查清这是个冤案,斩错了。皇帝感到扪心不过,要给平反。只是人已经杀了,头已经割下来也安不上了。没办法,只好让人给这位御史做了个铜头金脖子,运回其道乡老家安葬。

  究竟有没有这个事情,任何官方文书都没有记载。过去皇帝杀错人,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上世纪50年代后期,御史坟被扒开后,的确不同凡响,墓室全是石板石条构筑,棺材板子又厚又沉,但却没见到什么铜头金脖子。不过,从棺材内留下的遗骨看,此人没有头颅倒是真的。是早已有人盗了墓,还是传说有误,这不得而知。总之,铜头金脖子的传说,也是道乡人一直无法解开的谜团。

  还有一个传说是庙东那片神奇的土地。

  过去,在道乡村后有座十分壮观的大庙,名曰“天齐庙”。此庙规模很大,除正殿副殿供着泥塑的神像外,还有东西长廊,房间很多。解放后,改成了中学,方圆几十里的学生都来这里上学。

  庙东这片地方圆约有百亩,地里过去到处都是破砖烂瓦、碎碟子破碗。那瓦片都是涂着绿釉的瓷瓦,碟子碗更是十分精美绝伦,连一些看似比较普通的陶器制品,寻常百姓家里也很难见到。另外,还有不少金银铜器、珍珠玛瑙及玉制品,也时常被人捡到。有人亲眼见过一村民在这块地里干活时,拾到一个小金人,现在看那是件十分珍贵的艺术品,只可惜那时不懂,那村民竟用小金人换糖吃了。要留到现在那可真是价值连城了。直到现在庙东那块地里还能捡到神奇古怪的小物件。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地方当年肯定住着大户人家,后来不知为什么,突然之间被彻底摧毁夷为平地了。这便是道乡第三个传说之谜。

  以上三个传说,道乡人人皆知。分析认为,这三个传说其实是相互关联的一回事。先是皇帝杀了御史,并抄斩了其家族所有人员。后来发现是错杀了无辜,于是便给御史安上铜头金脖子重新安葬,并为受到牵连的“三婶子”树碑。皇帝之所以要给“三婶子”树碑,并赞颂她比当年欧阳修的母亲还要伟大,并不只是因为“三婶子”能持家会教育子女,而是通过“三婶子”坚持让全家搬到村外去住这件事,也就足以证明“三婶子”有多贤明了。可以试想,如果“三婶子”一家仍然住在村里,那么出事以后,按照“一人出事,株连九族”的封建法规,整个道乡就很难保全了,因为全是一个阎姓家族嘛。所以,从那以后道乡阎姓子孙除了默默感念着“三婶子”外,还编了个顺口溜世代传唱:“上学为明理,读书为修身,官差不自由,不如庄户孙......”也许就从那时候开始,道乡人就再也没有当大官的了。

 

(作者单位:潍坊市作家协会)

 


分享按钮>>杰尔姆克大奖赛前四轮 侯逸凡平科内鲁
>>历史海姓名人简要